网站首页>协会动态

石化行业52项成果获2016年度国家科技大奖

日期:2017/1/10


     1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一批科技工作者进入我国科技创新群英榜2016年度国家科技奖评选出279个获奖项目,其中通用类项目共有221项。在通用类项目中,化学化工类项目52项,约占1/4,化工界展现出雄厚的创新实力。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另有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得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52个化学化工类获奖项目中,11个项目摘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6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25个项目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总体来看,化学化工领域获奖成果占比有所提高,由去年的20%升至25%。获奖项目涵盖了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构建、新材料创制、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等领域,从保障国家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能力,到致力于改善民生构建环境友好型行业形象,化工科技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技术实力。 

    其中,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推荐的延长油区千万吨大油田持续上产稳产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获得技术进步二等奖。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家重要的油气储备基地,但勘探开发面临诸多世界性难题。2003年以来,延长石油与相关单位经过10年联合攻关,连续9年实现千万吨以上增产稳产,累计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7亿吨,10年新增利润725.66亿元,推动鄂尔多斯盆地成为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国家科技奖的舞台上,从来不乏女科学家的身影,201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就首次授予了女科学家屠呦呦。此外在获奖的通用项目中,15个项目由女性科技工作者领衔完成,大连理工大学张淑芬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她领导团队完成的基团功能强化的新型反应性染料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技术发明二等奖。与代表目前国际最好水平的Cibacron染料相比,该项目创制的新型反应性染料在棉纤维上的固色率、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以及环境友好性方面均有重大突破,被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从今年的获奖项目中,我们也看到了创新团队的巨大力量。获得技术进步一等奖表彰的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27年来在能源清洁利用领域获得14项国家科技奖和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是科技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企业的创新动力还不够充分,高校工程类学科有责任协同企业开展研究工作。创新团队可以通过联合高校与企业组建合作研发平台,推动校企进行深度协同创新获得技术成果。该团队代表倪明江教授说。



版权所有 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京ICP备12049413号-1

电话:010-84885227     传真:010-848852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中国化工大厦     邮编:100723